• 演出簡介:
不會說話的木頭,透過藝術家巧手打造,成為一組能夠自由組合的大樹。
二十個樹洞,結合現場聲響,化身成為一組能自主發聲的有機體。
戴上耳機,跟我們一起移動在想像的森林裡,
用手環抱大樹,用耳朵傾聽森林裡的聲音,用心感受,樹洞裡每個小孩的願望和秘密。
每天早上,讓樹洞說故事給你聽。每天下午,讓演員帶你移動在想像的森林裡,
演出中,觀眾移動在木造裝置間,移動中的觀眾們,亦構成一組群聚景觀,
連同這組會發出聲音的木造裝置,共同形成一個大型的動態發聲有機體。
移動腳步,走到大樹的樹皮上,坐在樹皮的皺紋裡;
踩在沙沙的樹葉上,躲進樹洞裡說秘密,
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以及身體的移動,
感覺木頭的溫度與生命。
(自臺北兒童藝術節木頭會說話演出介紹:https://www.taipeicaf.org/archives/event/木頭會說話)
二十個樹洞,結合現場聲響,化身成為一組能自主發聲的有機體。
戴上耳機,跟我們一起移動在想像的森林裡,
用手環抱大樹,用耳朵傾聽森林裡的聲音,用心感受,樹洞裡每個小孩的願望和秘密。
每天早上,讓樹洞說故事給你聽。每天下午,讓演員帶你移動在想像的森林裡,
演出中,觀眾移動在木造裝置間,移動中的觀眾們,亦構成一組群聚景觀,
連同這組會發出聲音的木造裝置,共同形成一個大型的動態發聲有機體。
移動腳步,走到大樹的樹皮上,坐在樹皮的皺紋裡;
踩在沙沙的樹葉上,躲進樹洞裡說秘密,
透過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以及身體的移動,
感覺木頭的溫度與生命。
(自臺北兒童藝術節木頭會說話演出介紹:https://www.taipeicaf.org/archives/event/木頭會說話)
• 製作團隊:
台北市政府主辦,台北市文化局、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承辦,
台南人劇團製作
木造裝置設計:李維睦
導演:廖若涵
聲響設計:柯智豪
錄音裝置與設計:發條鼻子
音樂設計:林育德
燈光設計:魏立婷
視覺設計:元素集合
演員:張棉棉、林曉函、張雲欽、張庭瑋
台南人劇團製作
木造裝置設計:李維睦
導演:廖若涵
聲響設計:柯智豪
錄音裝置與設計:發條鼻子
音樂設計:林育德
燈光設計:魏立婷
視覺設計:元素集合
演員:張棉棉、林曉函、張雲欽、張庭瑋